“五一”消费热凸显双向发力之功
2025-05-07 10:27:48? ?来源: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: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|
广州日报评论员 陈文杰 今年的“五一”假期确实有点“热”。 先看数据。2025年“五一”假期,全国消费市场繁荣活跃。据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,假期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6.3%。另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,全国国内出游3.14亿人次,同比增长6.4%。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.69亿元,同比增长8.0%。 数据之外,不妨再走近些看。比如,在苏州,“狮山市集”集结千款文创产品打造国风消费场景;在贵州绥阳县温泉镇,当地将音乐会首次“搬进”了溶洞;在广州,微信支付消费热度位居全国城市首位……国内消费市场“多点开花”的繁荣景象,为经济回升向好写下生动注脚。 “五一”假期消费升温绝非偶然,背后是需求端与供给端的“添柴加火”。从需求端来看,随着居民收入稳步增长、消费观念持续升级,体验型、品质化逐渐成为消费主流,消费市场转向多元化、个性化纵深发展。从“请4休11”到“跟着演唱会去旅游”,再到“为情绪买单”,层出不穷的假期消费新玩法,成为解锁消费市场的“新密码”,也释放出无限内需潜力。 顺应消费需求升级的供给端,早已摩拳擦掌。在这个“五一”假期,可以明显感受到各地在产品和服务供给上下了不少功夫。一边是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。比如,四川青城山景区推出外骨骼机器人和无人机送货系统服务,以科技赋能文旅,为游客带来全新体验。一边是配套和完善政策支持。在文旅服务上,不少地方推出延长景区开放时间、旅游直通车等一系列惠民举措,进一步提升游客满意度;在刺激消费上,多地通过“以旧换新”补贴、消费券发放等举措,用“真金白银”降低消费门槛,精准撬动消费。 透过“五一”假期消费升温这面镜子,可以一窥中国经济的“韧性密码”。短短五天的文旅与消费市场强劲表现,进一步凸显了消费作为经济增长“压舱石”的重要作用。2024年,消费支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45%,已超过了投资和出口。尤其是在愈加复杂的外部环境下,更要把握好“内需”这个主动力和稳定锚。而其中关键在于,要在需求侧和供给侧这两方面继续提质改革。 如何理解?简单说,是以增收减负提高消费能力,以场景创新提升消费意愿。前者并无捷径,必须做好“加减法”——扎扎实实增加居民收入,切切实实减轻居民负担。后者则离不开市场创新与政策支持的双轮驱动。正如广州之所以可以在微信支付消费上“领跑”,是因为无数来穗消费者真切体验到在花城消费的便利和创新。比如,对外,离境退税政策优化叠加“即买即退”服务,带动广交会客商消费激增,离境退税日均开单量同比增长1.68倍,创历史新高。对内,以“全运年”为契机,全面激活“跟着赛事去旅行”城市文旅品牌、推出50条旅游路线,消费场景多元,尽显广府魅力。 相信随着需求侧与供给侧持续“同频共振”,可进一步释放内需潜力,推动消费从“量增”向“质升”飞跃,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力。 |
相关阅读:
![]() |
![]() |
打印 | 收藏 | 发给好友 【字号 大 中 小】 |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闽)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(闽)-经营性-2015-0001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举报邮箱:jubao@jjjtsb.com 篮球比分直播: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0591-872753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