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殖业提效节粮潜力大
2025-05-08 11:02:07? ?来源: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: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|
养殖业节粮行动,是养殖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战役,更关乎饲料粮安全的战略转型。需要技术创新与理念升级并重,推动养殖业从“资源消耗型”走向“高效可持续型”,构建更有韧性的粮食安全体系。 当前,我国养殖行业存在饲料资源有效利用不足的问题。在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前提下,持续推进饲料粮减量替代是有效破解之道。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近日印发《养殖业节粮行动实施方案》,提出统筹推进提效节粮、开源节粮、优化结构节粮三大措施,降低对玉米、大豆的依赖,增强粮食供应链韧性,提升养殖业竞争力,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与行业可持续发展双赢。 我国是粮食大国也是养殖大国,饲料粮占粮食消费总量的40%以上。由于传统养殖方式较粗放,饲料粮浪费也较为严重。例如,生产环节以人工饲喂为主,人工投喂撒漏率高,过量投料普遍存在。饲料配方营养配比失衡,存在蛋白质过剩、能量不足问题,未建立动态营养调控体系,育雏期与育肥期“一料到底”,阶段营养不匹配。饲料粮替代原料不足,过度依赖玉米、大豆,农作物秸秆、酒糟、沼渣沼液、餐厨垃圾、昆虫蛋白、藻类蛋白等非粮饲料利用率低。受品种性能制约,低效品种饲料转化率低,寄生虫病等问题进一步降低养殖效益。饲料粮资源损失浪费严重,增加养殖成本和环境压力。实施养殖业节粮减损行动势在必行。 提效节粮,科技赋能至关重要。加快推广精准饲料配方技术体系,精准配方、科学喂养,重点围绕肉鸡、蛋鸡、肉牛、肉羊、鱼、虾等养殖动物品种,构建模型。组织制定修订主要养殖动物品种的低蛋白饲料标准、饲养标准和低蛋白多元化饲料生产技术规范。研发高效饲料添加剂、小品种氨基酸及酶制剂,适配不同养殖条件,实现精准营养调控。开发数智化饲喂软件,推广智能化饲喂设备,推动“人工饲喂”向“智能饲喂”转型,提升投喂精准度。因地制宜发展畜禽立体养殖和水产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等模式,提升空间利用率。精准营养、智能饲喂正在改变传统养殖方式,让每一粒饲料“物尽其用”。 开源节粮,充分挖掘利用非粮饲料资源,推动饲料结构多元化。我国农作物秸秆、酒糟、餐厨垃圾、沼渣沼液、林木枝叶、优质牧草等非粮饲料资源丰富,开发潜力巨大。应推广微生物发酵技术,将农作物秸秆、糟渣类产品等地源性低值原料转化为高蛋白饲料。加快推广新型高效资源转化型饲料原料,支持微生物菌体蛋白扩大产能,有序扩大餐桌剩余食物、动物屠宰下脚料等新蛋白资源饲料化利用试点范围和规模,加快推广尿素等非蛋白氮饲料化利用。昆虫蛋白、藻类蛋白被认为是未来的超级饲料,要积极探索昆虫蛋白、藻类蛋白等资源饲料化利用途径。加快苜蓿、羊草等的培育,培养优质高产、饲用性能优良、抗寒耐旱耐盐碱的饲草新品种。发展饲草种植,拓展饲草发展空间,推动饲草全产业链发展,实现“以草代粮”。 我国养殖业以生猪养殖为主导,生猪饲料中玉米和豆粕占比较大,“料肉比”远高于禽类和水产品。应引导完善养殖品种结构,构建高效节粮生产体系。持续调整优化生猪产能,调控能繁母猪存栏量,强化产能监测预警,引导科学出栏,促进供需平衡。发展节粮型高效肉禽生产,积极引导禽肉消费,提高禽肉消费比重。促进牛羊产业稳定发展,推广“牧繁农育”“暖季适度放牧、冷季舍饲半舍饲”等生产模式,促进以草代料。加速发展设施渔业,稳步提升养殖水产品供应能力。优化养殖结构需政策、科技、市场协同发力,推动肉类消费“红转白”,从源头减少饲料粮消耗。 养殖业节粮行动,是养殖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战役,更关乎饲料粮安全的战略转型。对此,需要技术创新与理念升级并重,推动养殖业从“资源消耗型”走向“高效可持续型”,构建更有韧性的粮食安全体系。 |
相关阅读:
![]() |
![]() |
打印 | 收藏 | 发给好友 【字号 大 中 小】 |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闽)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(闽)-经营性-2015-0001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举报邮箱:jubao@jjjtsb.com 篮球比分直播: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0591-87275327